【资料图】
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;人才蔚起,国运方兴。古人云,国之所以不治者有三:不知用贤;虽之用贤,求不能得;虽得贤,不能尽。此话旨在说明“求其贤而尽其才”,才能做好人才工作。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,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才、千方百计求才引才、打破桎梏用才,才能够形成“近悦远来”的生动景象,事业发展才会充满希望、充满活力。
人才工作上的“穿新鞋走老路”具体表现在:人才引育用提得多、动作多,形式是新了、路子也宽了,但是人才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实效,促进地方事业发展,这一点远未达到预计目标。目前人才的实效发挥与资源投入不成正比,大量浪费人力、物力,人才清单成册,却在用人关头无人可用,依旧在走那条人才资源低效利用的老路。
穿上新鞋,就要走好新路。要拿出“逢山开道,遇水造桥”的闯劲儿,充分解放思想,摆脱传统路径依赖,在破立并举、破旧立新中蹚出新路子。凝心聚力谋划好新时代人才工作,打破年龄、学历、身份3个关键障碍,选对、走对人才选拔道路,才能力促人才工作取得实效。
一是打破年龄之“碍”。“选士用能,不拘长幼”。部分地方对于年龄因素的过分强调导致人才选拔出现“一刀切” ,从而忽略了不少能力强、但年龄偏大的干部。为更好实现传帮带,就要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干部的配备,对特殊岗位的用人要求要采取适当放宽年龄这个“硬条件”,重用经验丰富、群众认可的经验型干部和专业型人才。整体形成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又有创新干劲的人才团队。
二是打破身份之“碍”。“英雄不问出处”。长期以来,我们的用人机制被“身份”限制,科学的用人观念需要我们须摒弃“身份决定能力”的思维,以突出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、经济建设等重点岗位要求为基准,提炼岗位绩优人员特征,定义和描绘能胜任某岗位的人才原型,包括个人习性、综合能力、专业特长、工作经历等,以岗择人,人岗相适,为实现人尽其才提供有力根据和坚实支撑。
三是打破资历之“碍”。“人才自古要养成,放使干霄战风雨”。受传统思想的影响,选拔人才过程中“论资排辈”的现象还大量存在,部分成长型人才因资历浅、第一学历低被压制、埋没。因此,要打破论资排辈“隐形台阶”,在遴选和任用人才上坚持“重品行、讲实绩”,不拘一格大胆启用德才兼备的“年轻”人才,多措并举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培养力度,充分发挥不同层次、不同背景的人才组合优势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