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游·聚焦
持续丰富红色研学、亲水漂流、乡村旅居、文旅活动等度假康养产品供给——
多彩贵州让游客开心畅游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芬 徐婕妤
“感谢您对杉木河景区的关注和喜爱!截至2023年8月12日12:00,杉木河景区游客接待人数已达到最大承载量,景区将采取限流措施。”8月12日,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外发消息。“请游客朋友选择到杉木河夜漂、云台山等景区或另选日期前往游玩。”
自6月16日发布2023多彩贵州避暑旅游“两免两减半”优惠政策,并结合市场需求精心策划发布主题特色研学旅游线路以来,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,多元丰富的文化旅游业态布局,全省各地多个景区如雷山西江苗寨、安顺黄果树瀑布、铜仁梵净山等,都因游客接待人数已达到最大承载量而采取限流措施,发布出行提示,及时分流游客,保障出行安全,让游客享受良好的游玩体验。
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3多彩贵州避暑旅游以红色文化、科普研学、亲水漂流、乡村旅居等特色产品和文旅体旅活动、精品民宿体验等为特色,成就了被网友称为“一亿人在贵州旅游,还有三亿人在路上”的暑假,让广大游客享受到一场体验丰富的多彩贵州之旅,开心畅游玩得嗨,有力推动了全省旅游市场持续向好发展。
红色文化游成为暑期贵州旅游市场的热门。许多到贵州避暑度假的游客,选择贵州红色研学体验游产品,在清凉舒爽的天气中走进革命纪念馆,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;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;探访遵义会议、娄山关、习水土城等红色遗址,用脚步丈量精神高地,在行走中感受崇高精神,在红色文化之旅净化心灵。同时,天眼科普体验游、喀斯特地貌研学游、世界遗产风光体验游等产品,都很受游客欢迎。
全省各地漂流景区持续打造“漂流+”多元业态,以新项目、新模式吸引和留住游客,业态布局更加丰富,体验更加多元,让游客告别“一漂即走”的游玩形式,能够停下来、留下来、住下来。习水飞鱼谷、修文桃源河、镇远高过河、桐梓水银河、荔波水春河、福泉蛤蚌河等漂流景区,凭借独有优势与周边景区联动发展,实现了从“一漂即走”到沉浸式体验,从漂流到“漂游”的转变,成为游客喜爱的亲水运动、避暑消夏、休闲度假目的地。
住进美丽乡村,找寻诗意乡愁。这个夏天,许多夏季高温城市,特别是重庆、成都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,住进了习水、桐梓、赫章、盘州、水城、西秀、修文等海拔较高、清凉宜人的美丽乡村,开启了短则十天半月,长则半年之久的旅居避暑生活。习水仙源仙池纳里、桐梓九坝上天池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,可以让游客欣赏自然风光,仰望森林星空,坐看朝阳起落,乐享悠闲暑期,回归乡村田野而怡然自乐。
多彩山居,醉美心宿。全省各地众多精品民宿让游客在鸟语花香、鸡犬相闻中醒来,见炊烟袅袅,沉浸于充满闲情雅趣的田园诗意画卷中。习水梧桐山稻田精品民宿、安顺坝陵河尧珈·望瀑民宿、雷山群山之心民宿等,因多元化、特色化、个性化而成为“网红”民宿打卡地。万峰林、梵净山、黄果树等民宿集群,水东乡舍、花都里、匠庐等本土民宿品牌,以田园休闲、山地运动、民族风情、古村古镇、非遗体验、康体养生、红色研学、艺术乡建等多元化特色,备受游客青睐,客满成为常态。
凉爽气候与文旅体活动融合,促进旅游业持续升温。其中,以“村超”“村BA”为代表的文体旅活动,让人热血沸腾,更让流量倍增。7月29日,榕江县“村超”总决赛现场,全国各地数万名游客、球迷涌进现场观赛。7月15日,台江县台盘村新一轮“村BA”拉开帷幕,看台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。正如黔东南州相关负责人所说:“文体旅融合为乡村引入客流,培育了经济增长新动能。”同时,全省各地举办音乐节、溶洞音乐周、屯堡文化民俗节、“火把狂欢季”、避暑旅游周等特色活动,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参加,助推旅游市场火热。
此外,我省各地精心打造的“多彩贵州·山地黔行”户外露营主题旅游产品,让户外露营业态全面发展升级,轻奢型、度假型等高品质露营基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,实现高端化、个性化、多元化、品牌化发展。让体验感更加丰富优质,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,让多彩贵州成为户外露营爱好者的绝佳选择。各市州都推出了休闲露营、星空露营、洞穴露营等主题线路产品,让游客在日间与幽山森林做伴,入夜静赏明月繁星,远离城市喧嚣,彻底放松身心。
目的地·最黔程
安顺西秀:避暑休闲康养好去处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霜
安顺市西秀区山清水秀、气候宜人。夏季平均气温21℃,是全国难得的避暑胜地。
作为贵州西线旅游中心,西秀现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、7个3A级景区,是“蜡染之乡”“地戏之乡”“屯堡文化之乡”,有“旅游线上的明珠”之美誉,是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、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。
《虹山湖风光》 娄勇平/摄
夏季走进西秀,可以到旧州古镇静心、九龙山森林避暑、大黑村竹海吸氧、山京村茶海品茗,也可以去邢江河畔戏水撒欢、虹山湖岸迎风信步,醉心于山水美景,尽享“天然大空调”“绿色大氧吧”的凉爽与惬意。
云峰浔境露营基地。 蒲学光/摄
屯堡文化值得探寻——旧州古镇古韵悠然,云峰屯堡古朴厚重,鲍家古屯文脉悠远,本寨古迹保护完整。屯堡人历经600余年沧桑巨变,仍保持着明朝的服饰、语言、风俗等生产生活方式,大明遗风让人仿佛回到600年前。
游客在本寨寨门打卡游玩。赵林/摄
走在屯堡村落,可领略被誉为“东方第一染”的安顺蜡染,可欣赏称为“中国戏剧活化石”的安顺地戏,以及刺绣、木雕等精妙绝伦的非遗文化技艺,还能听一曲动人的屯堡山歌。在云峰浔境露营基地能听鸟语虫鸣,揽星月入怀,在拥抱大自然中甜蜜酣眠。
屯堡地戏。吴忠贤/摄
有人说,美食是旅行最好的奖赏。安顺西秀的鸡辣子、马烧腊、糟辣肉片、鹅脖蒋、腊肉血豆腐等地道屯堡菜,以及夺夺粉、小裹卷、小锅凉粉等美味小吃便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
避暑休闲康养地西秀,绝对值得长住体验一回。
本寨 蒲学光/摄
打卡攻略
线路:
顺意自在自驾游:安顺—云山屯—本寨—鲍家屯—浪塘—旧州古镇—山里江南
安心生态自驾游:安顺—刘官大黑—周官—黄腊乡
消夏体验自驾游:安顺—双堡大坝—榕昕奶牛场—山京畜牧场—杨武大屯河
美丽乡村一日游:鲍屯—九溪—浪塘—旧州
魅力城市一日游:白塔—武庙—王若飞故居—文庙—虹山湖—好吃街
全域·潮涌
习水:红色旅游风生水起
通讯员 向小东
“战士双脚走天下,四渡赤水出奇兵……”8月12日,走进习水土城镇便听到铿锵有力的长征组歌深情唱响。
据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、副研究馆员刘军介绍,每逢节假日,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门口便会出现一支由四渡赤水纪念馆保洁、保安、厨师、讲解员组成的四渡赤水艺术团,与前来参观的游客互动。这支艺术团还被评为第七届全国“双服务”先进集体。
习水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,也塑造出了独特的红色气质。为此,当地保护利用红色资源,有力促进习水旅游高质量发展。
以文塑旅 彰显红色气质
2004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下发“一期规划纲要”,土城四渡赤水战役旧址被列入全国首批“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”名录。自此,习水走上了一条以红色文化塑旅的发展之路。
2007年7月,习水建成四渡赤水战役最具代表性的红色纪念地——四渡赤水纪念馆,经先后申报评选后,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、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……2020年12月,晋级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。
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带领下,土城进一步整合17个革命纪念场馆资源,打造博物馆小镇和纪念馆群文化地标,先后荣获“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”“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”“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”称号。
把点串成线。在土城镇与习酒镇之间,四渡赤水的一渡、二渡、四渡渡口镶嵌其间,习水用“酒旅并举”战略在它们之间画上了一条精致的线。
把线拓展到面。行走在良村的梅溪河战斗遗址、移步在回龙镇的烈士陵园、穿梭在官店红军中央纵队驻地旧址……习水到处都是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。
以文塑旅,习水旅游产业中彰显着独特的红色气质。
以旅彰文 凝聚精神力量
漫步习水土城古镇,在老红军何木林的住所门前驻足时,何木林的儿媳林成英总会招呼着游客进屋看看,大方地为大家义务讲解。在林成英的影响下,女儿何莉辞去药店的工作回到了家,一家三代人接力讲述红军爷爷的故事和红军的故事。
“到土城的人越多,爷爷的故事、习水的红色故事对大家的影响就会越大。”林成英很少午休,总是坐在家门口,生怕错过每一个想听故事的客人。
为了更好地以旅彰文。2018年以来,土城镇依托“四渡赤水”留下的丰富红色资源,建成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四渡赤水教学基地、习水县红色文化研究中心。截至目前,土城镇已有2家培训机构组建了100余人的教师团队,并自主开发了60余堂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课程。开展红色教育培训2010期次、10万余人次,研学培训197期次、6万余人次。红色教育培训已成为习水以旅彰文的创新发展极。
融合发展 产业兴盛惠民
“我们就是要像这些仙人掌一样,从石头缝里挤出来,再长上去。”习水县隆兴镇滨江村村民程明勇提起该村的发展时这样表示。
以前的滨江村不通公路,生活条件特别差。自从旅游公路修通后,全村发展起了仙人掌产业,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
如今,在土城镇与习酒镇之间,一条旅游公路蜿蜒盘旋。不时会有骑行车队在自行车道上穿过,络绎不绝的游客也通过这条公路前来观光旅游。
“乌蒙山人的性格像仙人掌。”新华社撰写的《乌蒙山传奇》里对乌蒙山人的性格这样定位。吃苦耐劳的习水人,也像仙人掌一样努力生长。
“当年红军渡、今日习酒香。”在四渡赤水的另外一个渡口——二郎滩渡口,红底黄色的题字十分耀眼,这里也是游客们进行红色旅游的其中一个目的地。
与此地相隔约2公里的习酒文化城,则成为习水酒旅体验游的网红打卡点。百亿习酒公司始终不忘社会责任,已持续17年的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公益项目,照亮万千学子的“逐梦之路”。
在土城古镇,豆花饭是到土城旅游的游客必选食品之一,一年的经营收入可观。豆花饭饭店的老板娘冯支会,总会在吃饭的闲暇里,和游客聊当年红军的故事,每次讲述完后总会感动地总结:“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。”
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,习水正在稳步前行。
来源:贵州日报“旅游”专刊
编辑 | 徐婕妤
二审 | 谢予谦
三审 | 赵 林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