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儒张载像
(相关资料图)
张载(1020年-1077年),字子厚,生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后侨居于凤翔眉县横渠镇(今陕西眉县横渠镇),并在该地安家讲学,故世称其为“横渠先生”。张载撰写的文章并不多,但质量都很高,比如他提出的“横渠四句”(即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),道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声,可谓千古绝唱。
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,在他自拟的墓志铭中曾说,“希张横渠之正学”,由此可见他对张载的景仰之情。实际上,张载治学的起点并不高,他本来想从事军事,后来接受范仲淹的建议才认真读书。起初也曾泛滥于佛老之间,后来受二程的影响,开始进入儒学,其弟子吕大临为他写的《行状》中有一句话,“尽弃其学而学焉”,即他曾一度抛弃了自己的学说,而追随二程学习。
就是这样一个治学起点很低的人,最后却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,连王夫之都为之倾倒。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从张载的经历来看,他有自己的一套治学功夫。比如,张载很重视写作,他将写作与思考、写作与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。据吕大临撰写的《行状》记述,张载曾对其门人说:“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,命辞无差,然后断事,断事无失,吾乃沛然。”所谓“修其辞”,就是写作;这里将“得于心”和“命辞无差”“断事无失”视为一个过程,体现了古代儒者“知行合一”的精神。《行状》中还提到张载在家中苦苦写作的情景:“终日危坐一室,左右简编,俯而读,仰而思,有得则识之。或中夜起坐,取烛以书。其志道精思,未始须臾息,亦未尝须臾忘也。”这里的“识”和“书”,都是写下来的意思。张载的代表作《正蒙》,长期不拿出来给弟子们看,就是一直在写,一直在改,所以才成了哲学精品。
正是因为如此地反复打磨,张载的作品,包括《西铭》《正蒙》《易说》等,内容扎实,十分耐读。即使张载所写的诗,虽然数量不多,也很有意味。我们可以举张载的这首《芭蕉》诗为例。
芭蕉心尽展新枝,
新卷新心暗已随。
愿学新心养新德,
旋随新叶起新知。
我们知道,初生的芭蕉叶是卷曲状的,之后逐渐展开,长成阔大的叶片。宋代诗人汪藻的《即事》,就谈到过这一点:“西窗一雨无人见,展尽芭蕉数尺心。”张载的这首七绝,不只关注到蕉叶的这个特点,还关注到了蕉叶生长的整体过程,即蕉叶由卷曲到舒展,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一叶接着一叶,永不止息。这样看上去,蕉叶中间的那个“芭蕉心”,是在不停翻转的,即当蕉心貌似完全打开,枝叶舒展之时,其实又已经暗藏了新的蕉心。
这当然也是一首“理趣诗”,所以前两句说的“芭蕉心”只能是一个比喻,此诗的落脚点,还是在诗的后两句:“愿学新心养新德,旋随新叶起新知。”芭蕉的新心,好比人心,好比人的品德修养和知识积累,也要像芭蕉不断翻出新的枝叶那样,不断进步、永不止息……
(作者孙福万 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、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)
标签: